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七十三、孙权也死了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升诸葛恪为太子太傅,朝廷的日常工作由诸葛恪主持,只有杀人的大事需要事先禀报。孙权还升孙弘为太子少傅,仍兼任中书令;升孙峻为武卫将军,掌管禁军;升吕据为太子右都督,负责军事。这样就形成了以诸葛恪为首,以孙弘、滕胤、吕据、孙峻为辅的辅政班子,这种结构想必是孙权精心设计的,刘备托孤于诸葛亮,曹丕托孤于曹真、曹休、司马懿、陈群,曹叡托孤于曹爽、司马懿,在孙权看来都不成功,托孤给一个人,容易形成权臣,帝王反成傀儡;托孤给多人,不容易形成核心,大家互相设防,效率低下;托孤给两个人,就更不可取,不内斗都不由人。

    孙权以诸葛恪为首辅,让他发挥才干,放手辅佐幼帝振兴孙吴,但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助手团队,里面有宗室,有亲属,有近臣,也有老将后代,他们分别掌管军政事务和禁军,是助手也是监督者,诸葛恪如果有异心,无法一手遮天。

    诸葛恪上任后尽心尽力,对于国家法令中有不合时宜的都逐条列举向孙权禀报,孙权对他的意见均表示同意。

    吴大帝太元二年(252)元旦,病榻上的孙权下诏,册立太子以外的其他几个儿子为王。孙权共七个儿子,长子孙登、次子孙虑、四子孙霸已死,在世的除太子孙亮外还有三个,包括被废为庶人的孙和,他们都被封为王。

    孙和被废后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,突然接到诏令被封为南阳王,驻守在长沙;孙权的五子孙奋被封为齐王,驻守武昌;孙权的六子孙休被封为琅邪王,驻守虎林。

    孙权之所以这样安排,同样也是为巩固太子继位后的政权所考虑,孙权希望孙亮执政后有三个哥哥在外为依托,皇位坐得更稳当。

    然而有人对孙权确定的辅政方案有不同想法,这个人是潘皇后,她刚当上皇后没几天,野心却异常膨胀,潘皇后派人找到朝廷中书令孙弘,向他询问吕后称制的情况。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之子刘盈继位,政权实际上由吕后掌管,刘盈后来死了,吕后干脆临朝称制,成为事实上的皇帝,分封吕氏子弟为王侯,掌管军权,又任命亲信审食其为丞相,掌握朝政。

    按照潘皇后的想法她的儿子一旦登上天子之位,就不劳诸葛恪等人辅政了,她可以包办。可是潘皇后没成为第二个吕后,在侍奉孙权期间由于过度劳累,她病倒了,宫人们趁其昏睡,一起动手把她缢杀,之后假称是被恶鬼所害。看来潘皇后的人缘差到了极点,就连身边的人都这么厌恶她,只是纸里包不住火,这件事的秘密还是泄露了,有六七个人被杀。

    到了这一年的2月,孙权再次下诏改年号为神凤。

    孙权病情加重,众人多次请王表为孙权请福,王表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,找个机会溜了。

    4月26日孙权驾崩,享年71岁。

    在不到两年时间里,司马懿、孙权先后去世。陈寿评价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奇才,是一代英豪,他继承父兄的事业,独据江南,与魏、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,成就了一番大业。但也指出孙权性格好犯忌,喜杀戮,到了晚年,这些缺点更加明显。裴松之则认为孙权废弃毫无过失的太子,为国家大乱埋下了祸根。

    孙权死后太子孙亮继位,由于他中途被废,死后没有皇帝的庙号,也是一位“少帝”,史书用他被废后的爵位称其为会稽王。

    孙亮继位后改年号为建兴,谥父亲孙权为大皇帝,史书称吴大帝。建业附近有座钟山,因孙权祖父名孙钟,为避讳改其名为蒋山,孙权的陵寝就在蒋山之下,称蒋陵。今天的具体位置在南京市东郊的钟山南麓,随葬的还有步夫人和潘皇后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